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无病无痛就行,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不健康的人,也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工作,家庭,生活,可能失眠,焦虑,紧张,恐惧,害怕。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是一个人生存的首要条件;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让你先于很多人。追求健康是一件积极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但其实,只要在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稍微对健康用一点点心就可以了。
“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在临床心理学上通常将“癖”视为一种心理疾病,是心理困惑在作祟,患者的心理一般是亚健康的,他们性格相对较为内向,并且容易产生极端的想法,做事不考虑结果,盲目行动,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当健康成了一种“癖”时,人反而丧失了真正的健康,失去了生活的快乐。
“健康癖”不单纯是对健康的看法出现了偏差,还常常是因为这些人的整个人生出了问题。一个人过分关注健康,健康行为过度,很可能是因为他内心的紧张、焦虑程度太高,因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譬如之前一位来访者,她的困扰是她妈妈极端的对健康的执着致使她产生的心理困扰。她说她的妈妈每一话不离养生,虽然每一次都会征求的问她晚饭吃什么菜,但只要她提出的非素食非清淡类都会被否决,说这个不健康,不养生,孩子才初一,正是营养需求旺盛时期。在她妈妈的日夜养生观念下,几近崩溃,最终走进我们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当然我并非是说她的妈妈出现了问题,只是想说明有时候太极端的追求,会影响到你身边重要的人,自己做得到不一定强加给别人。
回到正题,当人对压力的反应适应不良时,就会寻求其他的路径表现出来。由于自认为身体状况是可以通过行为自我来控制的,比如吃斋,养生,所以就会通过对健康执著追求取得的“进步”,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这种不良的解决方法,反而会引起新的焦虑。
当然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舒舒服服开开心心,日常生活工作中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活蹦乱跳地出去吃喝玩乐。小编只是提个小建议,我们大家在追求健康的路上,也不可以太过于钻牛角尖,才不会有求全之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