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诺兰大神的新电影《星际旅行》正在热播,网络掀起一股科学探讨物理学的热潮。今天随着诺大神的热潮,我们来讨论一下他的另一个神作——《盗梦空间》。
我本人也十分喜欢这部电影,最让人觉得精彩的部分就是诺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梦进行了大胆的诠释。
那我们怎么会做梦?中国古代的解梦到底有什么意义?
毫无疑问,大脑是人体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器官,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对于许多大脑的机制还是有很多不能解释,这其中就包括了梦。
睡眠是产生梦的前提。上次和大家聊到过, 睡眠分为4个阶段,一个循环下来90分钟左右。在这4个阶段中,梦出现在快速眼动期。因为我们整个晚上的睡眠过程其实是在不断重复这4个阶段,因此平均每个人每天晚上会做6-7个梦,可是为什么我们自己会觉得好像只做了一个呢?其实那是因为我们一般只记得最后一个或最后几个梦。
对于做梦的原因与意义,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解释说法,但有一个实验是各个学说都公认的,那就是如果将一个人的快速眼动期睡眠进行剥夺,也就是进行梦剥夺,当这个人次日醒来时就会有一种昨晚没睡好的感觉。如果连续进行该实验数日,被剥夺者就会出现一些生理不适的状态: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一旦让他再恢复正常睡眠,不进行梦剥夺,他的这些生理不适就会消失。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到,不让做梦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谈到梦的理论,很有名的一部著作就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及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的许多理论仍然对于现代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的观点解析梦发生的原因和意义,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者愿望的反应。人的一些冲动或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就会抑制到潜意识中。但在睡眠中,意识控制能力降低就会将抑制的潜意识释放出来。
说到如果控制梦境,可能是很多人有兴趣的问题。下面给大家讲个小实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尝试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组织两组志愿者,分发给他们两封信,请他们分别在睡觉前和次日睡醒后看这两封信。
第一封信是要求所有人在睡觉前想象一个爱慕的人,然后要求其中一组在5分钟时间内尽量不去想这个人,而另一组则要求想象和他约会。
第二封信则是要求参与者描述昨晚做的梦。结果发现不让想爱慕者的那一组梦见爱慕的人的人数是另一组的两倍。因此推测这种“反弹效应”会影响人们的梦境。
下次如果你很想梦见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尝试一下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