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个朋友一直在共同运营的一个微信公众号,一开始的每天绞尽脑汁想发一些吸引人的内容,坚持原创,坚持每隔一天就会发一篇原创小文上去,每天两个人都会上去看看有多少阅读量,有多少人转发,当有100多阅读量的时候,也要小小惊喜一下。
时间一长,我们也丧失的热情。有心情的时候才会写点什么,不再坚持每两天发一次。朋友继续撰写他的留学游记,我则有时候写些科普文,有时写写小暖文,我俩都不再把它看得重要,只是慢慢维持。
前两日,朋友的一篇游记发出以后,第二天中午突然发微信跟我说:我昨天那篇游记竟然有400多的阅读量!我看到后诧异了,马上翻进去看了一下,等到第三天晚上竟然有了800多的阅读量。不仅让人感到又惊又喜。要知道我们的公众号仅仅只有55个订阅者,对于这样一个微小的订阅号来说,接近1000的阅读量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俩都没有过分的兴奋。只是平淡的接受了这一设定。就好像这个公众号,只是一直静静的呆在那里,慢慢的成长,并不需要那么用力,也许有一天就有一朵绚丽的花朵开出。
这让我想起了孩子的成长。
我周围有许多的朋友,孩子已经到了咿呀学语的年纪,父母不遗余力的带着自己的娃奔波在各种早教班的路上,双语教育、古文教育、音乐、美术、武术,无所不尽其极,凡是可以想到的可以学的,或者父母以前想学没学到的,都会带着孩子去。据说现在的3岁-5岁的孩子很忙,幼儿园上完以后,要上各种课程,累到了孩子,也累到了家长。
回想我这一批80后的孩子们,细算起来应该算是85前的娃们,成长的还是相当压力小的。虽然我也被麻麻逼着去学电子琴、学书法,可是其实比起现在的小朋友们就是相当快乐的童年了。可是我们这一批当年说的小公主、小皇帝,现在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开始发力,为祖国贡献着不同的力量。
我们没有接受详尽的双语、古文、音乐、美术教育,我们只是静静的成长着,有一天就长大成人了,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反观现在的父母们,关注的更多,可是仿佛失去的也更多,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观察自然的眼睛、失去了真正与小伙伴们互动的能力,一切按照大人的想法、行为去模仿。要知道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每次我看到电视上的儿童节目,一群说话还呼噜噜的小朋友,穿着小大人的衣服,说话一副老派的样子,总会觉得很惋惜。难道这样的宝宝,是父母想要的?
就好像一棵小苗一样,它本该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着,可是人们却要它快快长大结果,拼命的施肥浇水,或许它长得很快,可是它会营养不良,它会因为过速成长而没办法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也许它长到了你要的高度,可是却结不出你要的果实,这样的苗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注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不如去关注一下孩子在每一个关键期,尤其是心理发育关键期,我们带给孩子多少,我们给予了他们多少,静静的观察他、帮助他、引导他,让他在我们的关注下,更好的发展情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发现,他们突然长大了,懂得尊师重道、孝敬长辈、爱护弱小、团结朋友。
他们在我们的关注下,静静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