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下班回到家中,父母已经做好饭菜等你吃饭。结果你发现,今晚又是吃洋葱、冬瓜、绿豆薏仁粥等等最近热门的养生明星菜品。你说,今天又是吃这些啊。你爸妈一脸认真的说,人家专家说了,吃这个好!吃这个啊!益气补血,对你好,你看你每天上班容易上火,要清热还要温补……然后你只能默默的吃下去。
我们再来测试一下你自己:
一个小球从入口进入,随着弯道进行运动,到达出口的时候,小球应该以A、B、C哪一个轨迹进行运动?答案文章最后再公布。
物质让人更自信
在2001年的时候,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颁发给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他们报道了一个有趣的效应叫“达克效应”,这一效应引用了达尔文的一句话“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人们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已掌握的水平。
在2013年,美国一脱口秀节目对于街头进行采访,来看潮人们对于虚构乐队的“吹嘘”程度。当采访者提供一些心理线索以及特定细节:比如这个乐团是个女子组合、或者他们很特立独行等,被采访者就会根据这些线索,开始评价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乐队组合,并且滔滔不绝。
当大家进行聊天的时候,有时别人提到的一些让你根本一无所知的名词或信息,并不会让人一下觉得不知所措,反而会让人有些自信。
Cornell大学心理学系的几位教授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询问受访者是否熟悉一些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或地理学的技术概念。在这些真实存在的概念中,混着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概念,比如“视差板”、“超级脂肪”等等,但结果表明90%的人对于所问到的9个完全虚构的概念中,至少对于1个觉得熟悉。
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以目的为导向
在日常的交流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我们并不精通的话题时,我们往往不会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这就好像,你必须在语法规则上非常了解、精通,否则你就不会知道自己在使用语法上是熟练还是不熟练的。也就是当我们不太熟悉一个领域时,我们往往认不清自己所做得判断是否正确。
其实即便是在某一行精通的研究者,当他们在被“逼迫”状态下(3.2秒内答题)要求评判100个陈述句的逻辑真假时,对于以目的为导向的错误率达到了29%。
以目的为导向会造成许多误解,比如“地球有一个臭氧层,以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直接照射。”这句话是正确的吗?其实并不是,地球存在臭氧层是由于紫外线照射氧气分解后形成的,而产生的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并非要保护地球而存在一个臭氧层。
我们对于一些错误观念的直觉要追溯的婴儿期。在两岁的时候,婴儿会了解同一空间无法共存两个物质、不管自己看不看,东西都一直会存在等等。随着年龄增加,幼儿会倾向于把食物错误的归结到意图性、功能性和目的性。比如“为什么树木产生氧气?”“因为这样动物才能呼吸。”
在许多研究中都表明,传统教育并未根除我们从婴儿期就出现的对这些问题的误解,比如“我们能够看到东西是因为眼睛射出某种光线或者物质”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这就是一个直觉引导的目的性错误观念。
回归到刚才的那个选择题中,小球的运动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只是,如果你选A,你的规律是“转圈”,因为小球在轨道里被圆形轨道所束缚,会按照A的轨迹飞出。当然正确轨迹应该是B,因为依照牛顿定律,当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度是向上的,当然应该沿B路线飞出。不过如果你选A,那你也别太难过,其实在16世纪,这本就是物理学公认的答案,连达芬奇也是这么想的。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其实承认“我不知道”并不可怕,发现了自己“不知道”才能引领我们走向“知道”,大脑引导我们生活和工作,但它不能正确衡量我们“不知道”的尺度。有时只有正确检视自己,问自己是否确实“知道”,并坦然接受“不知道”,才能真正变成精通者,这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