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真棒的读者对Linda都已经很熟悉了,她是曾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现从事教育工作的专栏作家(微信:Lindading_2014),也是一位初中生的妈妈。今天,Linda要告诉我们的是:她是一位舍得让孩子“受苦”的妈妈,因为“吃苦”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蒋勋在《舍得,舍不得》一书中写道:
“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
作为父母,最舍不得的便是让孩子受苦!
但是,我们也要慢慢地,做到“舍得”。
1你的苦不是我的苦
虽然所有的父母都舍不得孩子受苦,但因为时代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受苦的定义在不同的父母那里,其实是不同的。
我小时候的冬天,教室里面需要点炉子取暖,生炉子的任务由同学轮流完成。轮到自己那天,天蒙蒙亮就得到学校,先把炉子里昨天烧完的煤灰淘出去,然后在炉子里面一层层摆上玉米皮、玉米棒,最上面再小心翼翼放上两块煤,最后从炉子下面放进点燃的废纸,接下来浓重的烟呛得人冲到外面……东北的冬天真冷啊!
我小时候,放学后没有零食。饿极了,就先到菜园子里面摘个茄子吃……
这些,在现代父母眼里绝对是“苦”的。但是在那时,在我和我妈眼里一点都不“苦”,因为那是时代的常态。
但是大学毕业后,我宁可在大连“飘”着也不回家做公务员,在我妈眼里是“苦”的,因为那不是常态。在我妈眼里那是一条“充满未知与风险”的路,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过来人她不忍心看着“无知”的我往“火坑”里跳,所以妈妈几次去大连试图说服我跟她回老家。
第一次妈妈来是在毕业前夕。
那天晚上是毕业前同学最后一次聚餐,我没去参加聚餐而是呆在宿舍中和爸爸妈妈谈话。本来很沉重的话题,却被陆续归来的室友弄得不那么沉重。
聚餐开始不到10分钟,室友晓旭就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躺倒在床上说:我得躺一会。
过一会,另一个回来。
半小时之内,宿舍全体人员都回来躺下了……
对未来,每个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让她们醉的,不是酒,而是对离别和即将到来的恐惧。那晚,我和我妈虽然没有喝酒,但也都醉了。
第二次妈妈来是盛夏。我已经毕业但还没找到工作,住在和朋友合租的出租房里面。
该说的话都说了,见我依然坚决如初,爸爸说:我和你妈回去了,你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家,我和你妈永远都欢迎你……
妈妈的背影隐约可以看到后背起痱子时抹的紫药水透过内衣晕染到外面的白衬衣上,淡淡的,像水墨画般渐渐模糊双眼……
在我妈妈眼里,“不安稳”是苦的。
在我眼里“一眼望到头”是苦的。
2渐入佳境的“先苦后甜”
丁丁在国内读完一年级去了加拿大,上学第一天看着她被陌生的老师牵着手走进教室,没忍住眼泪:没有朋友,语言完全听不懂,将会是怎样的时光?
有一天收拾东西,床底下发现一个大本子,里面全是丁丁画的画,铅笔的,蜡笔的,写实的,幻想的……我问丁丁啥时候画的,丁丁说是刚来加拿大上学那半年画的, 那时候上课只能听懂自己的名字,没意思的时候就画画……
听了,有点心酸:孩子受苦了!
渐渐的除了Melody(丁丁的英文名字),丁丁开始听懂wonderful,great....为啥是这两个词?因为丁丁说这是老师每天说的最多的两个词。
加拿大人对孩子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赞美,由此可见一斑。
再后来,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和丁丁一起体会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渐入佳境”的感觉。
“妈妈,今天老师讲的我全部都听懂了”
“妈妈,今天写作我是第一个写完的”
“妈妈,我真的喜欢我的新老师”
“妈妈,我又多了几个新朋友”
“妈妈,我们老师怎么知道我在talent show上表演了”
“妈妈,我们新老师好像还不知道我数学特别好”
“孩子,不急。你所有的优点老师都会发现的……”
如果,我觉得丁丁画画时的感觉是“苦”的,那么这种渐入佳境的感觉就是对那种“苦”的补偿,值得!
3今天的苦是明天的财富
丁丁二年级时离开中国到加拿大,经历了一个从听不懂到听得懂的循环后,今年六月份,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我们又决定带丁丁回国读中学。
“这么折腾,孩子多受多少苦!”
“离开应试教育这么多年,跟不上的!”
“现在的数学有多难,你都想象不到!
这一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反向迁移,虽然有迫不得已的成分在里面,但更多的原因是上次“渐入佳境”的亲身体会给了我们“追赶”的信心与勇气。
而且我也认同一篇心理学的文章讲过的一个道理:最初的落后的状态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落后反而会让一个人在这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因为落后状态,会让落后者在做这件事时的心思更加集中……
刚开始,语文数学妥妥的班级倒数第一名。
但是我们都做足了心理准备。
上次我告诉丁丁:孩子,不急。你所有的优点老师都会发现的……其实有装腔作势的成分,因为那时候我实际上比丁丁要焦急一百倍。
而这一次我是真的不急,花开需要时间,奋起直追更需要时间。
且追且珍惜!
某天早餐,见我拿着笔抽出一张餐巾纸,丁丁说:妈妈,你又要画你的那张图了。
是的,丁丁懂我!我又要画那张图了。
只不过这一次对这张图的诠释和上次稍有差异。首先:上一次画这幅图时丁丁刚到加拿大,我指着图对说:“丁丁,他们都是这里出生的孩子,英语是他们的母语,而汉语是你的母语,你刚刚开始学英语,所以不要急,如果你一直在进步,而且进步的速度比他们快,你就会在某点和她们相遇,然后……”
而这一次是从加拿大回国读初中,我说:“丁丁,她们已经学了5年的中文课,而你刚刚回来,中文已经很生疏,所以不要急……”
除了内容,最大的差异来自说话时的心态和气势:
上一次,我嘴上信心十足,但是心里却在打鼓:差距我看到了,但是至于何时交叉,会不会出现那个交叉点我真的没信心。
但是这一次,有心理学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作后盾,我的信心和气势都是真的:“上次妈妈说的不错吧?你刚开始上课除了自己的名字什么都听不懂,但是你每天坚持多读多听多说,三年级就已经成了班里的优秀学生,对不对?!”
丁丁点头!
我指着图接着说:“另外这张图的重点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只要自己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就是值得骄傲的!
其实,这些道理我是在给丁丁讲的那一瞬间才真正明白的!
丁丁回国后,节奏很快调整为应试教育下一名听老师话的好孩子的节奏。孩子爸爸把深夜仍在写作业的丁丁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写着:此刻夜里11:30,丁丁还在写作业。在加拿大读了五年的小学,回来读初中竟然无缝连接应试教育。做爸爸的有点心疼有点骄傲……
第一个评论的是奶奶:这是给予孩子的宝贵财富一一毅力、刻苦的积累!
舍得,有所舍才有所得!
和孩子一起成长,做“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