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火了,豆瓣评分9.7分,猫眼评分9.7分。上映没几天,票房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战狼2》上映同期的票房增长速度。这部影片的成功,当然首推影片的题材和视角,第一次如此大胆地揭露了当今社会的黑暗一面,把普通民众吃不起昂贵的救命药,只能等死,这样揪心的社会现实,用电影特殊的表达方式揭示出来,冲击着观众的内心,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影片刚开始,普通的生活场景,普通的人物日常,平淡中有些单调,还有些简单的幽默和欢乐。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人物命运跌宕起伏,逐渐把观众带入越来越深入的情感体验当中,各种复杂的情感不断交织在一起,直击泪点,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落泪了。面对绝症,在生与死的分水岭上,天价药,让一个普通家庭三年吃掉了一生的积蓄,一句“我想活下去”,让人心酸难耐,心痛不已。人们和影片中的人物共同经历了无奈,无力,怜悯,同情,心痛,悲伤,痛苦,焦虑;主人公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变得自私,无力,软弱,害怕,退缩,恐惧;面对利益,有人选择了冷酷,淡漠,贪婪,自私;终于有药可供时,人们内心升起的希望,感动,欣喜,链接,轻松,爱和温暖;到再次希望破灭时的失落,失望,愤怒,仇恨,不齿,不屑,悲凉,绝望,崩溃;直到最后感受到人性中超越一切的温暖,力量,爱,和平,希望,期待,向往。。。
两个小时的观影体验,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人生,感受了生命的无常,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和人性的复杂。虽没有刀光剑影,却使人内心掀起波澜,足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以至于电影结束后,还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能让观众体验到丰富的情感,而不由自主地代入自己。正所谓“在别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眼泪”。每个看电影时落泪的观众,抒发的其实都是自己平日里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甚至连自己都未曾看到和了解的丰富的情感感受。我们被感动,是源自于深深的共鸣,那是人性最深处的连接,那些被压抑,被遗忘,被忽略,甚至被隔离出去的情感,被一部电影带回到了我们的意识里,胸膛中。
其实在漫长而短暂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体验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而人们总会认为那些负面或者消极的情绪情感是需要被丢弃的,是不可以被体验和接纳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当感到软弱,退缩,悲伤,害怕,恐惧时,父母总是习惯性的对我们说:不要这样,要那样;这样是不好的,那样才是对的;又或者,这些没有什么,根本没有这么严重。。。总是被这样回应的孩子,会感到自己的感受是需要被评判的,有些感受是不好的,是会被否定和拒绝的。长期下来,甚至会使孩子无法了解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可靠,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情感产生怀疑和担心,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没有任何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但实际上,这样的人生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是有,也是可怕的,虚假的,并不美好。就像没有黑夜就没有白天,没有悲伤痛苦哪来幸福快乐。真实的人生中,一定会有迷茫,痛苦,悲伤,软弱,退缩,害怕,痛苦。。。就像这部电影,之所以感人至深,就是因为它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黑暗,消极的一面,让我们体验到了一份真实和坦荡,也同时呈现给了我们一场情感的盛宴,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引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我们很多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能够轻易地在一部电影里被感动,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却唯独不能在面对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时,用心去靠近,去努力倾听,去试着感受,孩子此刻想要表达什么?孩子的幻想是什么?需要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害怕的是什么?激动的是什么?开心的是什么?兴奋的是什么?孩子的感受究竟是什么?孩子此刻经历了什么样的内心体验?孩子不是一部可以简单校准的设备或者仪器,设备仪器坏了,找个专业的地方修理一下,校准一下,就可以正常运转了。实际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外在表现,都和他们的内心体验息息相关。只有一个很好地得到父母情感支持的孩子,一个感受力丰富的,内在和谐,踏实,稳定的孩子,才能拥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向外发展,去面对外界的竞争,从而在成年后,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愿我们都能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因为,这才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我们一生中创造力的源泉。
作者简介:
王志红,红树林心理资深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广东省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书编号1417000008202617), 国家C级沙盘游戏治疗师,系统式家庭治疗师。
擅长个体咨询、个人成长和婚姻家庭治疗,以及儿童沙盘游戏治疗,个人成长,压力情绪管理(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失眠等),职场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习和行为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等;咨询时长2000+小时。咨询风格温暖清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