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3665502
广州心里咨询

圆桌讨论丨《包宝宝》——讲述母亲与孩子的分离


——    红树林圆桌讨论 Vol.04    ——


深圳红树林将每月开展一次圆桌讨论

每次都会邀请红树林的咨询师在这进行讨论

为你解答一些关于心理学的问题



本期话题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






本期将向大家推荐一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这条短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年迈的中国妈妈因儿子成年离家而郁郁寡欢,某天她包的一个包子竟活了过来,她把它当成自己的儿子,再次找回了做母亲的感觉,她对自己的“包宝宝”极尽疼爱,带着他买菜、做饭、打太极,母子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包宝宝”却日益独立。终于有一天,这位母亲失望气愤之余,一口吞下了她的“包宝宝”。



包宝宝是从妈妈的口中出来的,象征着诞生。我还记得《七龙珠》里面的比克大魔王生孩子是从嘴里生出来的。这个蛮有象征意义。有些女孩子认为接吻可以怀孕,是不是也有这类潜意识的东西?


其次,妈妈在面对孩子的分离时,无法容忍,最终一下子把孩子吞下去了。这象征着母性的吞噬吧。这在童话故事中有很多呈现,吃人的女妖怪之类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自从孩子出现之后,爸爸就消失了。是否也象征着父性的缺失?


——刘永广,红树林首席咨询师



包宝宝的诞生,正如孩子的诞生,包宝宝的成长就是孩子的成长。妈妈在看到包宝宝的那一刻,是那样的欣喜和爱不释手。


随着喜悦而来的,是各种惊险不断,包宝宝摔跤且变形了,妈妈紧张地抱起把他恢复成原样。这正如很多父母在做的事,不断地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妈妈小心翼翼的地呵护着包宝宝,生怕他受到一点点伤害。


包宝宝在一天天长大,他开始想要挣脱妈妈的怀抱,想要独立和自由,而妈妈依然死死地拽住包宝宝,不让他离开,当包宝宝最终不顾一切地离开时,妈妈是那样地伤心和失落。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在慢慢长大,父母总以为孩子需要我们,却并不知道其实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因而以爱的名义牢牢地控制孩子,甚至当自己无法掌控时,宁愿毁灭,正如视频中直接把宝宝吞噬,这种吞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对妈妈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对于父母来说,学会放手是一种智慧,孩子因你而来,却并不属于你。分离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在经历的过程。


——曾小霞,红树林首席咨询师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分析: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依德谈到人人皆有的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害怕被同性父母所阉割,而女生已经被阉割一次,所以其恐惧是被同性父母所抛弃,所以孩童会像同性父母认同,通过不断模仿和内化,完成同性父母超我内化,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出格”而遭遇同性父母的注意,越低调越好,“我都完全与你一致了,你终于无法找我的茬了,我安全了!”。


同时对于女性,因为已经被“阉割”过一次,会体验到自身的“残缺”,会有找回自己丢失“石祖”的动力,因为害怕母亲的抛弃,所以女孩不敢越雷池一步去抢夺父亲--“母亲的外在石祖”,于是她会尝试将力比多投注在外部异性客体,寻找自己丢失的那部分“缺失”,当她跟合适的异性结合后,会体验完整的快感。


在这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丈夫并非被体验为足够好的“石祖”,因为他几乎很少与妻子交流,而忙于工作。动画有一个细节,妻子做好一顿热气腾腾的包子的时候,正在优雅的品尝,但是其丈夫狼吞虎咽一番后,夹着公文包就跑出家门,在丈夫离开妻子的那一刻,能够看到妻子失望和失落的眼神..... 这个“石祖”已经不能带给她完整和幸福的体验。 直到包宝宝的诞生,当包宝宝出现后,妻子的生活又重新散发光彩,同时动画已经将丈夫完全挤出画面,可见此时妻子与包宝宝已经融为一体,形影不离这样的幸福和完整一直持续到包宝宝试图独立。包宝宝的独立让妻子完全无法接受,因为包宝宝的离开让妻子体验到再次被阉割的恐惧,同时也体验到被抛弃的恐惧,双重恐惧下,妻子选择暴怒吞噬包宝宝完成对该“石祖”的完全控制。


一个死物的“石祖”是无法带来整体的完整和幸福。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


因为动画呈现的信息极为有限,所以以下内容包含不少假设。

 

动画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缺乏神入的丈夫和一个对生活有各种美好要求的妻子。动画的开始则是一个典型传统男人看电视等早餐,而妻子则是满怀生活情调的做包子,尤其是妻子打开窗户的一霎那,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其神采飞扬的脸上写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这一切在其丈夫面对精心早点下的牛啃牡丹表现,妻子的优雅幻想破灭,接着妻子体验到的是沮丧、失落和失望。相信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管窥画面罢了。


从妻子失落的表情能够看到,其体验到的是痛苦的感受,这种隐忍就是“压抑”的防御-水平分裂,从三级自体来表达就是理想化需要被压抑进入潜意识科胡特表示创伤可以来自于经年累月的细小痛苦的累计,中国有句古话:“水滴石穿”,可以想象妻子的理性化自体结构的匮乏,这也是自恋暴怒的根因。


当包宝宝出现后,包宝宝对妻子产生足够的依赖,其表现给妻子带来足够好的自体效能感。包宝宝强化妻子夸大自体一极的发展,以弥补理想化不足所带来的抑郁和痛苦体验。 所以包宝宝的出现让妻子自体散发活力,对于妻子意义重大。但是妻子的夸大自体还处于较原始状态,孩子是其夸大自体的延伸,妻子试图绝对的控制。当动画到了妻子开始控制包宝宝的时候,我们不难假设该妻子的自体状态是很脆弱的——理想化自体和夸大自体的匮乏!


当包宝宝要求独立并且跟随女朋友准备组建新的家庭的时候,分离所带来的焦虑和被抛弃所带来的羞耻感是该妻子脆弱自体无法承受。于是在巨大刺激下,其脆弱的自体崩解,产生极为可怕的攻击驱力,形成自恋暴怒,唯有吞噬包宝宝才能以泄心头之恨!


——姚飞,红树林高级咨询师




这个妈妈和丈夫的关系很一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包子是她的全部,她用吃控制着孩子。影片中最多的是给小包子吃的画面。而忽视了小包子的更高的关于探索关于理想关于关系的需要。即使小包子领回了女朋友,到了婚育的年纪,小包子在她眼里仍是那么小,不懂事又需要保护。而女朋友更象另一个妈妈的形象,是这个包子母亲的竞争者。吞噬掉小包子意味着母亲的绝对控制,最爱的也是最可以随意对待的,当中充满对分离的不允许和失控。最后仍需父亲力量与关怀的介入,大家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真正的儿子回来,与母亲的沟通了解与和解,完成真正的独立与分离。



——周弗逸,红树林资深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