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大多数都是恨无能的人。
我对恨无能的定义:在心理上没有能力恨他人与被他人恨的能力。
提出了恨无能的概念后,我准备谈谈这个恨无能在本土文化生活中或心理咨询中的体现。好像本土文化并不怎么愿意谈恨。
面对恨接收就好了吗?
不,对攻击的直接接收,其实就是满足(或逃避、否认)我们不知道怎么与恨相处,因为我们大多数都不具备恨的能力。我们聊聊,面对恨的几种回应。(本文中的恨和愤怒、攻击是指一个意思)
其实,一个婴儿刚出生都已经体会恨了,原来这个世界这么冷,这么硬,这么吵,还没有在子宫里舒服,我恨这个世界,我要哭,我要呐喊,我要恨。恨是本来就存在的。一直存在的一种需要与能力。
例如:一个6岁的男孩,想尿尿到爸爸的身上,父亲觉得如果不让他这样做(父亲不敢表达愤怒,也不敢让孩子表达愤怒,所以不敢拒绝孩子),孩子就会又哭又闹(愤怒与攻击),为了避免这样的愤怒与攻击,那么直接不让他产生(愤怒与攻击),所以就让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再比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父亲害怕他闹(害怕不给他买,他就会闹腾,攻击,愤怒,不满)那么父亲就说:“走,走,走,现在给你买,买完了,你就自己去玩,不要烦我”。这就等于说,把愤怒直接扼杀在摇篮里,甚至连摇篮里都没有到,连产生愤怒产生的机会都不给。这个过程就是直接的满足。
这其实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毁灭性的,因为孩子一直处于原始的自恋中,一切都是顺从我的,一直都是我说的算。进入社会后,可能一个小的挫折对这个“孩子”而言都是致命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源于 “父亲”的恨无能(在心理上没有能力恨他人与被他人恨的能力),我没有能量去承受、接受、接纳别人的恨(攻击与愤怒),所以我索性就不让它存在。或者我投射性认同的把你当成一个“婴儿”,因为你是婴儿,我拼命的满足你,所以你无法攻击我。父亲的恨无能,导致孩子也没有学会恨的能力,也变成了恨无能。
那么这个孩子,他的界限感是不强的。他从来没有过恨,也不知道恨是什么样子。那么在他的世界里面好像他就是最大的,最厉害的,一切都是顺从他的,他会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子宫”里)。但是如果,在他步入社会后,比如:在马路上开车,别人并不给他让道,他可能就会自恋暴怒,把挡他路的司机打一顿,可能下手会非常狠,因为他不知道恨的界限在哪里,不会表达恨,这可能才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去表达恨,看到恨的存在。
然后我们回到心理咨询中,就拿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咨询师从来不敢表达愤怒,也不敢让来访者表达愤怒。例如:咨询师从来不敢迟到、来访者说什么咨询师都接纳,从不“反驳”来访者的任何言论从不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来访者的态度严谨、礼貌、从不“失误”,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来访者。那么咨询师一直处于一个“好人”的状态。
来访者无法表达愤怒,因为他的愤怒没有理由,一个人没有理由去对一个人恨(愤怒)是很难做到的。而没法让他愤怒本身,就是一种愤怒,并且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愤怒。
咨询师如果恨无能,他就会害怕来访者恨自己,会担心:来访者给我差评怎么办?我讲了自己对来访者的看法,他下次不来了这么办?如果来访者攻击我怎么办?如果我提出涨价咨询费,来访者骂我看重钱怎么办?所以咨询师会延迟咨询时间,到时间了不敢结束,“讨好”来访者,不“反对”来访者任何观点,不敢提涨咨询费的事情,咨询师的“假自我”与来访者工作,处处防御来访者可能的攻击(恨),双方的关系越来越远,难道来访者感觉不到咨询师的“回避”?
恨需要双方,无法一个人完成,一个人的恨是孤独的。
到最后,来访者实在难道找不到可以攻击(表达恨)的点(“理由”),只能结束咨询,来表达对咨询师的攻击(恨)。
对恨(攻击与愤怒)对抗与打压,这是整个本土文化的常态,本土文化对恨的态度是否认的,这也是导致恨无能的原因。 父母经常(无意识的)通过做“好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那要求儿女这这那那,我这样做这是为了你好,你居然还恨我?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还是比第一种好一点,好在恨是存在的,虽然不允许表达,而第一种是压根都不让恨存在。
例如,一个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母亲就是不给买,然后孩子哭闹,还用手打母亲,然后母亲用更大的攻击来回应孩子的攻击。例如: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如果再哭,我就叫警察把你抓走。或者,直接就是一顿暴打,打改为止。然后孩子体会的是恐惧,更严重的是体会到绝望与无力。绝望就是,原来我再怎么“呐喊”,我是没有回应和支持的绝望感。我在怎么努力,我无法“战胜”母亲的无力感。我恨你,但是我无法(也没有能力)离开你,因为没有关系会让我更恐惧,这种恨而不能的感觉,更痛苦。
那么,这样孩子的攻击力(其实就是生命力的体现),被大大的打击,也不怎么敢去表达攻击了,因为表达攻击是被打压的,是不被允许的,那么我只能压抑,生命活力与创造力的丧失,这样的孩子就是“软绵绵”的生命。你可以看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
这个在咨询中也很常见,例如:咨询师分析了来访者的梦,来访者说:“有一个地方,你分析的不对,我是这样理解的......”。然后咨询师(自恋受损)就讲:“我是咨询师,我是系统学习心理学的人,这个是弗洛伊德个观点,你是在阻抗!”(潜台词就是,你敢质疑我?我不接受你的攻击)
对恨的否认也是会存在的现象,例如,来访者:“我上次咨询讲:我觉得你没有什么文化,咨询水平也很一般。我觉得我攻击了你,还以为你会生气,不会和我继续咨询了。没有想到今天咨询一开始,你就很积极的和我打招呼。
咨询师:我没有觉得你这是攻击啊。
这样,来访者的攻击性,突然变成了一种“自作多情”了,这样的回应,来访者也没有办法继续谈这个关于攻击的话题了。
当然,有可能咨询师就是没有感觉到攻击,或者咨询师无意识的隔离或防御。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很必要探讨的问题,而不应该被咨询师忽略掉。面对恨应该是在主体位,而不仅仅是客体位(要体验来访者的位置)。
还有一种是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恨是这样的态度,认为来访者的恨是“正常”的,咨询师内心这样想:要怀着一个“慈悲”的心,用“大爱”来理解“包容”这个恨,这个恨就是“爱”,我不认为来访者在攻击我(否认,隔离),我要慈悲,我要用爱,“融化”来访者的“恨”,如此云云………。
这里其实是功能性自我在思考,已经把“恨”做为一种“对立”了,而没有神入(empathy)来访者的体验,不是真正的共鸣性体验,来访者感觉不到贴近与真实。
例如,咨询师迟到了,来访者抱怨:你怎么迟到了,你怎么这样,一点都不重视咨询,一点都不专业…….
这个时候,咨询师直接认错(没有能力被一个人恨):“对不起,我迟到了,确实是我的错”。
来访者听到咨询师这样的回应后,突然觉得 “无力”攻击了,这种攻击的张力就会减弱很多,来访者的攻击直接被咨询师完全的接收了。这里,来访者可能体会到是,咨询师好像更喜欢这个事情“小事化了”,或者说这个事情本来就不重要不值得一提,或者它就不是一个事情。好像咨询师并没有能量来接的住我的攻击。这也就是说间接的感到被攻击的对象是无力的。
攻击(恨)是一个互动的存在,没有了对象,攻击(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对攻击(恨)的直接接收,其实就是满足(或者逃避、否认)。
和恨理解与互动相对更成熟一点。前面的四种,本质上都是恨无能,都没有“承认”来访者的恨,也没有“看到”来访者的恨。好像很多人都默认,恨就是不好的,恨是需要改变的,好像要把恨彻底的消灭掉,才是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
但是恨不会消失,也不用消失,也永远不会消失。我们为什么不敢表达恨?
在咨询室里,不是看来访者一个去“表演”“爱恨情仇”,咨询师在“旁边”看,而是他们都有爱恨情仇,那才是真实的关系,看的见的关系,有血有肉的关系。
弗洛伊德讲,没有移情就没有治疗,我认为没有恨就没有治疗,至少这个关系是不够深入的。咨询的过程是让来访者学会恨的能力(目的之一)。
就像前面讲的,咨询师迟到了,然后咨询师直接认错:对不起,我迟到了,确实是我的错。这里好像给来访者的恨找一个 “理由”,来“证明”,来访者没有“错”(来访者没有恨),只是我的“错”。这里来访者的“恨”就这样被“抹杀”掉了。那么来访者表达愤怒的欲望瞬间拉低了,也不可能再继续“找茬”,多好的机会就这样被错。对来访者而言,表达恨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让人很羞耻,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还被你“抹杀”掉了。
例如,来访者很紧张,害怕咨询师指责他,那么他就会通过投射性认同来让咨询师体会到这个紧张和害怕的感觉。很多时候,来访者不敢表达恨,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一个“示范”,不仅如此,当来访者准备艰难的表达一些想法的时候,咨询师还在“旁边”问:你讲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其实这是一个远离来访者体验,“无关痛痒”的问题。
如果换一种方式,咨询师说:好像在我们的工作之中,我一直提心吊胆,你总是让我容易产生紧张,我很害怕你攻击我。来访者可能会讲:你讲的这个就是我内心的体验,这就是一种共鸣性的体验,并且把来访者内心无法语言化,没有勇气表达的话,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也看到了咨询师的害怕,原来咨询师也会“害怕”,你都敢表达害怕了,我也更有勇气表达害怕了。并且这个过程里,来访者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经验组织模式。
如果恨可以表达,就像两个拳击手一样,双方是有力的。可持续表达的,那才是淋漓尽致的表达。当然仅仅表达恨还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这个互动过程,看到我们的自己内在的经验组织模式。
并且双方互动的攻击(恨),比单方的攻击(恨),更容易表达。例如,单方的攻击(恨)好像会让人有一点内疚。好像我攻击(恨)你,你一直被我攻击(恨),那么我就是个“坏人”。这会让我不好意思。就像前面讲的,来访者也看到了咨询师的害怕,原来咨询师也会“害怕”,你都敢表达害怕了,我也更有勇气表达害怕了。原来咨询师也是一个真实的有情感有体验的人。
你想想,你有可以让你恨的人吗?有可以恨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因为可以让你恨的人那么少。
有一个有趣的想法,如果来访者都有表达恨的能力了,可能大多数的来访者都已经不用需要心理咨询了吧?
恨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能力。
心理有能力恨别人与被人恨的人,是很有力量的人、自由的人、勇敢的人,但是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大多数都是恨无能的人。
-作者介绍-
李大山
深圳红树林高级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擅长解决自体发展受阻、性创伤心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