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尴尬过?
有的人经常尴尬,而有的人却很少尴尬,这是为什么?
尴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一次督导中,我遇到一个状况:咨询师和来访者同时陷入了尴尬之中。为了帮助这位咨询师觉察到这个尴尬的现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试图用最简单清晰地语言说清楚尴尬的心理学意义。
比如:
在应该悲伤的场合,有人笑出了声。
在餐桌上,听到一声响屁。
你正在抱怨领导,发现领导就站在旁边。
你跟孩子吹嘘自己数学如何好,却做错了他的数学作业。
以上是一些现实中的例子。这些例子比较明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尴尬的心理学意义。
比如,你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暗恋的对象,感觉非常尴尬。——这是因为你认为你当着对方的面而有对她的某种冲动,是不恰当的,或者具有冒犯性的。
再比如,你跟别人一起吃饭,餐桌上突然陷入沉默,你感觉到非常尴尬。——这是因为你认为沉默会让别人不舒服,会让你感觉到你们的关系比较疏远,进而因为沉默而感觉到尴尬。
因此,如果将“你认为的不应该”转变为“可以”,那么就不会再尴尬。
比如,你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饭,放了一个响屁。这时候你并不会觉得尴尬,因为这不会被理解为对家人的冒犯。
再比如,你不想正面表达对领导的不满,因而故意大声抱怨,而想让领导听到,这时,领导站在你身后偷听,你就不会觉得尴尬。
再比如,许多非常亲密的人,可以一起默默地做事情,沉默只会让他们觉得彼此有默契,更加深了亲密感,而不会将沉默看作是一种不恰当的事情。因此他们不会因为陷入沉默而感觉到尴尬。
但精神分析的看法是:当你大脑中一片空白的时候,并非因为你的大脑中什么都没有,而是你认为大脑中出现的东西是不恰当的,你将这些出现的东西压抑掉了。
为了避免某种不适,你压抑了自己认为不应该出现的感受和念头,从而让自己陷入了头脑一片空白的尴尬之中。
之所以尴尬,是因为,你的亲戚的催婚,让你有各种负面情绪,但是,这些负面情绪是不被允许的,你无法表达的。你的感受和念头都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只能被压制起来,导致你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
同理,在咨询中,咨询师给了来访者一个共情或解释,而这让来访者有了负面的情绪。如果来访者无法表达这个负面情绪,甚至不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来访者就将努力压制它,从而陷入不知道说什么的尴尬中。
咨询师的专业回应却让来访者陷入到尴尬中,这让咨询师觉得自己的专业回应是不恰当的,这让咨询师也感觉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