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自称是吴瀚(吴秀波长子)前女友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控诉男方曾在关系中多次对自己施暴。
大段文字中,她描述对方仅仅因为外卖点餐发生争执而对自己拳脚相加,并且在感情中多次出轨、欺骗,甚至威胁自己:“女人不听话就是要收拾”。
文字下方还有几张照片,图片里她嘴角淤青,面部红肿,让人难以直视。
图源网络,侵权删
倘若这位网友所言属实,那么关系中的吴瀚三番五次的家暴,就如魔鬼一般,令人无法原谅。
文字中除了描绘男方的种种恶行,还回忆了两人刚开始在一起时的甜蜜——
最开始的吴瀚贴心温柔,会整夜的照顾女友,会不厌其烦地替对方处理小事,会在约会前细心做好攻略......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起初如此温柔细致的男生,会在争吵中情绪失控、如野兽般恐怖。
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
当暴力披上温柔的伪装,我们又该如何识别关系中的危险,保护自己的安全?
1. 识别暴力的伪装:发现家暴者的“双重人格”
早在1993年,Dutton和Painter两位心理学家在调研中就发现:那些在婚姻中的家暴者并非都是凶神恶煞的野蛮人,相反,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虚伪地展现出自己亲切温和的一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有研究发现,很多家暴者们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维护和营造自己的“好人形象”,他们常常分享自己的善举、表达对家庭的爱和责任。
因此,假如仅仅只是和他们做朋友,你绝对不会把家暴和他们联系在一起。
在社交场合温和、友好和体贴,在亲密关系中暴力、冷酷和残忍,这便是家暴者的“双重人格”。
这样的表现实际上是给他们的家暴行为套上一层保护罩,当被家暴伤害的弱势一方向外求助时,周围的人很容易被表面的和谐所迷惑,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进而否认对方受到的伤害。
受害者也因此会更容易陷入孤立、无助和痛苦当中。
因此,认识家暴者的行为特征非常重要。身为旁观者,不轻易下断论,否则会使发现和揭露家暴行为更加困难。
除了外界难以发现并施加帮助,家暴的受害者也很容易陷入泥沼当中,他们也许会发现自己情感上无法离开这段糟糕的关系。
正如吴瀚家暴的事件中,女方提到对方会诚心道歉,并屡屡承诺做出改变,因为是朝夕相处的爱人,他们很容易对对方的虚伪的关心和爱感到不舍,相信对方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他们抱有希望,觉得两人之间的爱情和羁绊能够彻底地消融暴力,家暴或许只是某一次情绪失控的结果,不是常态。
但是事实上,婚姻关系中的暴力往往不会只出现一次。《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有研究表明:有家暴历史的人更有可能再次施暴,而且情况往往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Lorber和Leary在2004年对众多夫妻关系进行调查,发现在订婚时期对伴侣施加过暴力的人群当中,婚后30个月里高达76%的人会再施加暴力。
因此,假如我们对家暴者抱以宽容姑息,恶行往往不会简单消失,而是在为下一次爆发积蓄力量。
但是身处泥沼中的受害者们却很难抱有理智冷静的视角做出这般思考。
家暴者会打出他们的组合拳——犯错后他们会真诚道歉承诺,难以挽回时他们还会威胁恐吓。
受害的一方本就身处弱势,内心脆弱,这时候会更容易选择妥协,不论是情感上还是客观情况,他们会感到自己仿佛被无数根看不见的绳索束缚住,无法逃离,更别提反抗。
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家暴者的操控。
3. 逃离家暴,需要多一点知识和力量
社会上家暴的新闻层出不穷,很多明星都曾陷入过家暴丑闻,这也给了所有人警示:
踏入关系之前,首先[学会识别关系中的危险] ,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
——警惕伴侣习惯性的贬低
暴力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拳脚相加,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压迫。很多家暴者在动手打人之前,很可能会在日常说话时不经意透露出自己的暴力倾向——比如习惯性的贬低甚至侮辱对方,这就是一种言语上的暴力。
当你听到对方总是会用他人外形或者身份特征施以攻击,并且乐在其中,这很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些习惯性的嘲讽、指责、脏话是一种轻量级的言语暴力,本身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当关系不断亲近后,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肉体暴力。
——警惕伴侣容易情绪失控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多留意观察对方的情绪稳定性,看看对方在面对压力时是如何反应的。一个情绪稳定的爱人往往拥有更强的自控力,面对争吵和矛盾也能积极调节负面情绪,尝试冷静沟通。
但一个情绪波动大,容易失控的人则会像是感情中的定时炸弹,你不知道TA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而爆发。正如我们最开始的案例中,吴瀚会仅仅因为点外卖意见不一致而情绪失控,对女方施以暴力,这便是恐怖之处。
——放慢发展的节奏
2009年,Henningsen主导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新恋爱关系中的"爱情速度"(the speed of love)与关系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发现,感情发展速度较快的恋爱关系在短期时间内更容易分手,而感情发展速度较慢的恋爱关系则更有可能保持稳定。我们都渴望一段真挚、默契的感情,但是这份感情需要建立在互相的了解之上,了解需要时间。
因此,当你意识到自己当前处于的感情发展太快,不妨放慢节奏,细细感受对方整个人的状态,捕捉和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人格品质,也许你会对这段感情本身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章:
[1]Dutton, D. G., & Painter, S. L. (1993). Emotional attachments in abusive relationships: A test of traumatic bonding theory. Violence and Victims, 8(2), 105-120.
[2]Flynn, C. P., & Johnson, M. P. (2018).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artner Abuse, 9(3), 297-316.
[3]Johnson, M. P. (2008). A typology of domestic violence: Intimate terrorism, violent resistance, and 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