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精神分析,你是否面临这些困惑......
❓理论庞杂难整合:精神分析流派分支众多,如何系统掌握核心脉络?
❓实战操作缺方向:学完理论却不知如何应用,如何突破瓶颈?
❓成长路径不清晰:想成为专业咨询师,但缺乏团体支持?
【深圳红树林心理咨询两年制精神分析长程研修班】,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
·理论精讲(160+课时):系统梳理精神分析经典理论与现代新进展;
·案例复盘(50+课时):经典个案全流程拆解,培养临床思维;
·实时反馈(35+课时):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现场督导与现场体验。
从经典理论(防御机制、阻抗、移情、反移情等),到现代发展(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再到前沿专题(依恋理论、主体间性等),最终通过经典案例复盘(小汉斯、鼠人等),结合督导、现场体验、小组讨论深化临床思维。持续两年每周一次的线下课程 + 线上答疑,助你构建扎实的精神分析专业体系。
CONTENT 课程内容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我们的理念是:帮助潜在的心理咨询从业者,选拔优秀的人才,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路径,协助他们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始执业。
所以,你不仅仅是来上课的,而是来加入一个专业团体。我们希望对同道尽可能的友善。
我们知道,这样的理念,现实操作起来有很多困难。不过呢,理想总要有的,而且我们已经实现……
想要加入我们,不废话,直接扫码咨询……
↑↑↑ 扫码添加助理 ↑↑↑
✔成熟体系:已连续开设两届,学员满意度超高;
✔同伴团体:加入即获两年学习共同体,与同频伙伴深度互动、持续成长;✔系统学习:每周线下3小时深入学习,扎实掌握精神分析核心脉络;
✔精品小班:18人封班,确保每位学员充分参与;
✔双轨支持:线上答疑群,即时解决咨询实践中的难题;
✔职业通道:结业后,通过实习考核有机会加入深圳红树林心理,开启执业第一步;
✔专属福利:免费沙龙、课程手稿、现场技术演示,督导级咨询师经验独享无保留。
精神分析心理咨询长程班的导师是刘永广博士。
刘博士是深圳红树林心理的督导级咨询师,具有心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十余年的从业经验,接受注册系统两年完整的督导师培训和督导。
小编有话说 :
刘博一直坚持精神分析的转述、写作和教学。
比如,趣说系列(【趣说系列之一】科胡特对M先生的治疗失败了吗?),用有趣的文笔讲述了自体心理学的治疗结案问题。
红树林心理研习社解读了一系列的症状和经典案例(红树林心理研习社狗年收官之作(年终福利)——【弗洛伊德经典案例系列】小汉斯的恐惧症 以及【心理研习社第23期】家庭系统—改变的新思路)。
以及关于精神分析几种核心模型的看法:【精神分析课程】经典-客体-自体 各怀绝技
大家可以点进链接查看文章,提前了解你未来的老师~
分析是可教的吗?
就像潜意识是无限的一样,分析潜意识的精神分析必然也是无限的。
由于精神分析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人们能够说出来的部分,总是非常有限的。许多从精神分析分流出去的流派,大概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了精神分析的某个部分,并将此一部分发扬光大。而仍然努力领悟精神分析的人,也不过是正迈向理解的路上。但这些已经被前人讲出来的有限的部分,对现有的能够做的临床操作,已经形成一个有效的指导。
就像下围棋,虽然每一盘棋都不同,但了解大师的下棋思路,思考其他棋手的残局,总是有意义的。
这正是这门课想要去做的事情,带领大家领略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了解过去的精神分析师是如何思考和开展临床操作的。
这也算是我在遁入无限之前,为自己的过去,为精神分析的过去,赋予一个独特的形状。
我总是有一种冲动: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解精神分析,并从底层重新理解他。
精神分析源自西方,研究和重述精神分析的资料也以西方人为主。国内能读到大量的英文资料和翻译资料。这些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专业,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精神分析讲究现象学层面的观察、深入和理解。置身于中国社会,精神分析从理论到现象,还是需要一个重新的讲述。这种重新讲述并非是要解构精神分析。由于精神分析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因此使用这种方法,理解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发现,理解不同的社会现象,也会有不同的发现。这些发现可能会跟西方人一致,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此外,我虽学术出身,却并不喜欢四平八稳的学术文章和书籍。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更喜欢创造性的表达,而非学术性的表达。弗洛伊德喜欢引用文学作品而非学术作品——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取材于古希腊的文学作品。而弗洛伊德的作品也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实际上许多精神分析家都更关注历史、文化和小说。精神分析的血液中流淌着文学性,它配得上各色文化的独特语言风格。
我喜欢提问。
这意味着我喜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举个例子,精神分析的设置是比较严格的,许多新手会非常僵硬地遵守设置,但较少能够思考:当来访者不遵守设置的时候,意味着什么?精神分析的其中一个态度,就是不断地反思,试图领会底层的逻辑。有人说,精神分析并非一种技术,而是一个实践,你无法按照一个技术流程去操作,除非你理解了这种实践。
我关注的始终是临床。
精神分析必然是临床性的,跟临床无关的部分,只能是一种谈资。任何一种概念,任何一种技术的提出,都是基于临床的需要,而非理论的需要。因此,我希望带你去追本溯源,回到历史中的临床现场,进入现在的临床理解和临床操作中,去思考:前人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或技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个概念或技术目前还适用吗?过去的概念和技术在现在的临床中有何用处?
基于以上考量,这门课的特点如下: 1、强调参与性,希望大家可以参与思考和讨论。在听讲之后,需要完成一些作业或小组活动,以促进理解和思考。目的是将知识变成你自己的,跟你自己的经验结合在一起。
2、强调临床操作,我们会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案例讨论课和技术示范课的内容,以帮助大家了解所学的内容跟临床操作的关系。
3、强调言出必有来源。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前人的经验,一个是我自己的经验。很多时候,两种经验可以相互参照,较为可靠。
1. 为每个部分设置一些家庭作业和小组活动,请大家积极参与;
2. 鼓励大家开展读书会(线上线下皆可)。如果大家可以组成读书会,我将不定期参与,给大家一些阅读指引和答疑。
3. 建立供资料分享和讨论的微信群,方便大家开展讨论、分享资料和分析作业。
4. 在课程中开展案例讨论、技术演练和实操展示,增加大家的体验。
一转眼两年了,同学们每周都来上课,我除了每周上课,还会每周做好课件,写好书稿(教材)发给同学们。向前看,坚持两年是很难的事情;回头看,两年很快就过去了。我跟同学们说:这就是白龙马和普通马的区别。白龙马走的步数并不一定多很多,但是他能够达到西天,是因为一直坚持朝一个方向走。有一个目标还是很重要的,他让我们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不知不觉完成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觉得吃惊的事情。
这个课程已经延长了不少课程时间,但是同学们仍然热情不减。这或许也是小班教学的好处。同学们相互了解,凝聚力比较强,可以相互促进学习,并深入讨论。我也很受鼓舞,不知不觉就愿意分享更多不方便公开讲的内容。我相信,选择以我们这种形式来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决心的,但这也会让你超越大部分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学生。我期待与你们的见面……
FEEDBACK 学员反馈
开班时间:2025年10月26日(周日)
课程时间:每周3个小时(课程内含寒暑假)。
上课时间为每周日的9:00-12:00。
课程人数:15人开班,18人封班。
授课方式:线下授课,无直播或回放。
课程地点:深圳红树林心理咨询(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世纪假日广场C座905)。
专为小班授课准备的小型研讨室
EXPENSES 课程费用
*四学期连报:32000 24999元
*一、二学期连报:15300元 12999元
*一、二、三学期连报:24800元 19999元
凡凭
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学校全职心理咨询师
精神科医生
享受9.5折优惠
三人团报:
享受9.5折优惠
以上优惠不可叠加
(你准备好这一趟心理学的冒险进修之旅了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咨询
↓添加时请备注:第三届长程班↓
“过去的一切都是用来获得灵感的,而不是为了模仿、为了延续,也不是为了重复。
——赞格威尔
”